几位教官议论了一阵,再看崔燮仍是低着头从容书写,手边又多了两张字纸。另一名年轻的博士过去拿了纸回来,却见这两张纸上的题目略短了些。虽然只写题目,也是不留空白,但看其内容便知,底下要学生写的更多,更能考验其掌握的优劣了。 下面一张先写的,除了连着前面的判断正误题,就都是些考训诂的题目,叫人解释社、稷、墉、坛之类是何意;再之后的题目里特加了“简言”二字,叫人照着注疏解释礼、礼等礼仪;而后又是几道“详解”地域划分及土地出产的题目。 教官们一页一页的拿卷子看,初时还嫌题目太简单,后来渐渐就为他友兄弟之情动—— 崔燮在国子监里一向是早来晚走,认真记笔记、好好作文章的典型,自己的课业就十分繁重。想到他晚上回去不仅要自己用心复习,还给弟弟出这么厚的卷子,都不叹了几声。 这么好的兄长真是世间难寻,那作弟弟的将来不成材都对不起他。 丘祭酒也觉着看得差不多了,吩咐道:“就写到这里罢,教官们看过题样就差不多了,回头你写诗经题时再详写。” 崔燮刚写完“如何理解‘一部《周礼》,理财居其半’”这道对于读书少的崔衡小弟充陷阱的大题,忽闻祭酒叫停,便搁了笔,吹干墨汁,将卷子捧到教官们面前。 这一页不再是单看了疏注就能答出的名词解释,简答、问答题,而是牵扯理学经义和前朝故事,需要知道历史典故和先儒义理才能答对。 尤其是最后一题,其题目本不是出自三礼及注疏,也不是程朱两家之语,而是出于王安石笔下。王安石为变法撰了《周官新义》,借周礼寄托自己变法的理念,朱子痛批了这观念,斥其“将周礼来卖,有利底事便行之”“姑取其附于己意者,借其名高以服众口耳”。若是不晓得这题目来历,顺着题目之意写下去的,必然错得离谱。 一位讲周礼的陈博士点了点头,笑着说:“这些题目先易后难,出得不错。你那弟弟若真都会作了,今岁也可叫他进棚观场了。” 崔燮摇头答道:“他学得慢,连经义还没吃透呢。我只是想叫他多见些相关题目,凡有不会的我再事后把答案抄给他。叫他这么零散的记着更容易记住,将来作文时也便于他想起这故事,写进文章里。” 丘祭酒看着题目,也深觉得他用心良苦,这卷子略经他们这些教官指点,真是出给太子也不怯了。他点了点头,顺口问了崔燮一句:“你平也这般出题给自己做么?” ……这个都是折磨别人用的,谁舍得给自己出啊。 崔燮诚实地答道:“这倒不曾。学生给舍弟出这样的题,是因他基础不牢;若自己给自己出题目,能出成题的必是学生会的,不会的东西也想不到要考较自己,反倒不如写文章更能查验出缺陷。” 丘祭酒微微点头:“也有些道理。如学生作题目,总要有个师长指点才知对错,若一味自己钻研,容易钻研偏了。不过若似个有好先生教导的地方,出些偏难的,要学生钻研的题目,倒也有扩展眼界的好处……” 他没说太多,崔燮心里却有些的,怕他就此动了增加考试的心思。 不过转念一想,问答题到底比八股文容易写,有题目、有思路,要答的字数也少,考就考吧。难道他这个学了两辈子应试教育的人还怕考这个? 要怕的人不是他,而是那些没经历过随堂考、月考、季考、期中期末考……的本土学生们吧? 崔燮深了口气,跟着祭酒到后堂学诗,众教官们在厅里议了一阵如何就这一章拟题目,也慢慢散去了。 丘祭酒是博学鸿儒,虽然本经不是课《诗》的,讲起来也是口若悬河。尤其他《秋》治得好,与《诗》相互印证,共采汉、宋两代《诗》学的长处,生生把一篇加上题目才九十八字的《鸤鸠》讲出了两千多字的课堂笔记。 崔燮手握铅笔,记得飞快,哪怕都是自己早已背到烂的地方也不略过。这回可不是他会了就行,而是得给天天受着翰林教育的太子讲解,他学的不仅是知识,更要尽力学会祭酒讲课的方式、节奏、辞气…… 丘祭酒也不嫌麻烦,一首诗给他反复讲了两三遍,还让他复讲给自己听。白天他要去礼部演礼,晚上回来就跟着祭酒读书……连着演了几天礼,讲了几天书,总算到了圣旨中选定的讲经子。 祭酒给他准了一天假,到得是,他一早就换了新的监生袍服,在东官员引领之下进了文华殿侧殿,准备给太子讲经。 他虽然不是什么名士,却是天子指来的,东上下自也要郑重以待。从副詹事黎淳及徐浦、刘健等侍讲、侍读学士都提前到了侧殿里见他,阅看他的讲义,教他在太子驾前讲经的礼仪。 崔燮光听着“刘健”、“李东”、“谢迁”这三个名字,就有种到了当年明月签售会的觉,目光偷偷在那三人身上打转,想记住这个见证历史的时刻。 未来的,弘治朝的,三位阁佬,给他讲站班和讲经的规矩了! 这要不是在东,他真想掏出笔来请三位大佬签个字啊! 这群学士也早听说过他的名字,知道他是写过《四书对句》,算是个大龄神童的人,也都悄悄打量着他。 副詹士黎淳兼着吏部右侍郎,还曾在部里过听左侍郎耿裕嫌弃他这个神童太水。如今真正见了他,黎学士却是再不奇怪天子为何喜他,不在乎他年纪大、身份低,还要叫他来给太子讲学了—— 他生得实在是太好了。人长得亮眼,仪态又稳重端庄。在文华殿里见着这么多前辈大儒也不见有半分怯意,更没有寻常年轻才子惯有的轻狂傲物。问及他要讲的东西,也都能侃侃而谈,言必有出处,不任何哗众取宠的新辞。 唯一新的,就是他编的那套卷子。 这卷子早在他呈上礼部后,就送来了东一份,他们这些太子属官都曾看过、做过。虽知道这不全是他一个监生编出来的,但其能想到这样的出题范式,也能看出他是个有教书天份,且又肯多思、有耐心的人。 这样的人,将来即便不入朝,也当是个桃李天下的名儒,值得相。 他点了点头,叫侍讲学士李东给他讲讲经验:“陛下旨意中既说如你当年故事,西涯你便也给他讲讲自己当年如何讲《书》的。” 李东笑道:“三十余年前的事,下官也记不大清楚了。” 他幼年时便因神童出名,深受英庙、代庙两任皇帝恩宠,十八岁即入翰林院,却一直在翰院蹉跎到如今,也算不上个好例子。这个崔燮天资不错,人又知上进,科场上倒可以学他,官途上还是不要像他的好。 他笑着摇了摇头,到崔燮身边提点他自己平常给太子讲学的经验。 第135章 给太子讲书时, 这班侍讲官要先进殿等待, 进去后分东西两班站在殿南:东班是讲四书的,西班是讲五经的, 先子后经, 规矩十分严格。崔燮这个走后门进来的不占别人直讲的时间, 而是在侍讲学士讲罢《尚书》后再一小段。 再后面又要进《皇明祖训》《太祖御制》等祖制,以及《通鉴》《贞观政要》和历代《实录》《宝训》等史还有侍, 也就是教太子临写几页书法;有时还要教习诗词、乐律、绘画、算术等杂项功课, 工作也很繁重。 但也有个好处,就是工作餐吃得不错。虽比不上传说中的“吃经筵”, 也比翰林院、国子监的食堂做得好多了。李先生提点完了进诗时的要点, 格外劝了一句:“午膳你多吃些, 里的膳食比你们国学强得多。离着丁未会试还有两年有余,这些年若没有圣上恩召,你想再吃到这些也难了。” 崔燮心里十分动——大佬居然也这么接地气啊!还不忘提醒他公款吃喝时得多吃点儿!他郑重地点点头道,拱手应道:“多谢学士提点, 学生记下了。” 李东见他目崇敬地看着自己, 对一句随口说句闲话都当作正务听着, 不摇着头笑了笑:“这有什么可谢的,你这学生也忒认真了。” 不过他只在官场不得意,出了翰林院还一代词宗、文坛领袖,不知多少少年书生这么把他奉为宗主,崔燮这态度倒也不算突兀。他并没留意到对方看谢迁、刘健也是一样的热情,只当他是自己的追随者, 便格外照顾了一下,叫他站班时跟着自己走。 不久太子升阁,亲口叫众人进去。崔燮就跟在侍读学士们身后进殿,走到殿中先叩拜太子。 未来的弘治帝这会儿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年,身材有些瘦弱,面微白,眼神却分外清明坚定。讲官们行礼后,他便立刻说了一声“请先生们起身”,温和有礼地叫众人站起来。 一排青衣讲官次第起身。太子的目光扫过讲官队伍,看到队伍尾端时,看见一个穿青直裰、戴方巾的人突兀地混在官袍人中,立刻就意识到了他的身份,好奇地多看了他一眼。 崔燮和太子一般年纪,却比他高大,也更健康得多。站在那里直背,肌肤润泽,虽然垂着眼睑,也能看出眼神清正,神光内藏,是个叫人喜的少年。 朱祐樘这个太子不太得圣上喜,身体也怯弱,从小就在周太后里长大,鲜少见到同龄的男子。这回难得见着崔燮这样神的少年人,不免有些羡慕。只是在讲筵这样庄重的场合上,不好随意同外臣说话,看了几眼便收回了目光,垂眸看着书案,端端正正地准备听讲。 今天是开讲筵的子,讲经格外政重,在殿里设了两个书案,讲官们起身后便在书案后分成两班站定,把自己的讲纲搁了上去。nAncHanG791.COm |